路遥作品集茅盾文学奖作品集

第一部 第2章

所属目录: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象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以前他听父亲说过,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高粱——这是一种最没营养的粮食。可是就这高粱面他现在也并不充足。按他的饭量,他一顿至少需要四五个这样的黑家伙。现在这一点吃食只是不至于把人饿死罢了。如果整天坐在教室里还勉强能撑得住,可这年头“开门办学”,学生们除过一群一伙东跑西颠学工学农外,在学校里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至于说到学习,其实根本就没有课本,都是地区发的油印教材,课堂上主要是念报纸上的社论。开学这些天来,还没正经地上过什么课,全班天天在教室里学习讨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当然发言的大部分是城里的学生,乡里来的除过个别胆大的外,还没人敢说话。

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这一段时间是孙少平最难熬的。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但是对孙少平来说,这些也许都还能忍受。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这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他并不奢望有城里学生那样优越的条件,只是希望能象大部分乡里来的学生一样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这绝对不可能。家里能让他这样一个大后生不挣工分白吃饭,让他到县城来上高中,就实在不容易了。大哥当年为了让他和妹妹上学,十三岁高小毕业,连初中也没考,就回家务了农。至于大姐,从小到大连一天书也没有念过。他现在除过深深地感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怎么再能对他们有任何额外的要求呢?

少平知道,家里的光景现在已经临近崩溃。老祖母年近八十,半瘫在炕上;父母亲也一大把岁数,老胳膊老腿的,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升入了公社初中,吃穿用度都增加了;姐姐又寻了个不务正业的丈夫,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他们家经常接济一点救命的粮食——他父母心疼两个小外孙,还常常把他们接到家里来喂养。

家里实际上只有大哥一个全劳力——可他也才二十三岁啊!亲爱的大哥从十三岁起就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没有他,他们这家人不知还会破落到什么样的境地呢!

按说,这么几口人,父亲和哥哥两个人劳动,生活是应该能够维持的。但这多少年来,庄稼人苦没少受,可年年下来常常两手空空。队里穷,家还能不穷吗?再说,父母亲一辈子老实无能,老根子就已经穷到了骨头里。年年缺空,一年更比一年穷,而且看来再没有任何好转的指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上到高中,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话说回来,就是家里有点好吃的,好穿的,也要首先考虑年迈的祖母和年幼的妹妹;更何况还有姐姐的两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他在眼前的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但他感觉他比别人都低了一头。

而贫困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情绪。就说现在吧,他对那个派头十足的班长顾养民,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每当他看见他站在讲台上,穿戴得时髦笔挺,一边优雅地点名,一边扬起手腕看表的神态时,一种无名的怒火就在胸膛里燃烧起来,压也压不住。点名的时候,点到谁,谁就答个到。有一次点到他的时候,他故意没有吭声。班长瞪了他一眼,又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他还是没有吭声。如果在初中,这种情况说不定立即就会引起一场暴力性的冲突。大概因为大家刚升入高中,相互不摸情况,班长对于他这种污辱性的轻蔑,采取了克制的态度,接着去点别人的名了。

点完名散场后,他和他们村的金波一同走出教室。这家伙喜眉笑脸地对他悄悄伸出一个大拇指,说:“好!”“我担心这小子要和我打架。”孙少平事后倒有点后悔他刚才的行为了。

“他小子敢!”金波瞪起一双大花眼睛,拳头在空中晃了晃。

金波和他同龄,个子却比他矮一个头。他皮肤白晰,眉目清秀,长得象个女孩子。但这人心却生硬,做什么事手脚非常麻利。平静时象个姑娘,动作时如同一只老虎。

金波他父亲是地区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家庭情况比孙少平要好一些,生活方面在班里算是属于较高层次的。少平和这位“富翁”的关系倒特别要好。他和他从小一块耍大,玩性很投合。以后又一直在一起上学。在村里,金波的父亲在门外工作,他家里少不了有些力气活,也常是少平他父亲或哥哥去帮忙。另外,金波的妹妹也和他妹妹一块上学,两个孩子好得形影不离。至于金波对他的帮助,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公社上初中时,离村十来里路,为了省粮省钱,都是在家里吃饭——晚上回去,第二天早上到校,顺便带着一顿中午饭。每天来回二十里路,与他一块上学的金波和大队书记田福堂的儿子润生都有自行车,只有他是两条腿走路。金波就和他共骑一辆车子。两年下来,润生的车子还是新的,金波的车子已经破烂不堪了。他父亲只好又给他买了一辆新的。现在到了县城,离家六、七十里路,每星期六回家,他更是离不开金波的自行车了。另外,到这里来以后,金波还好几次给他塞过白面票。不过,他推让着没有要——因为这年头谁的白面票也不宽裕;再说,几个白面馍除顶不了什么事,还会惯坏他的胃口的……唉,尽管上这学是如此艰难,但孙少平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除过几个令人敬畏的机关——如县革委会、县武装部和县公安局外,他差不多在许多机关的院子里都转过了——大多是假装上厕所而哄过门房老头进去的。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这身破衣服在公众场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荡。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许许多多新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透过城市生活的镜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位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而那里许多本来重要的事物过去他却并没有留心,现在倒突然如此鲜活地来到了他的心间。

除过这种漫无目的的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先他没在意——一本炼钢的书有什么意思呢?他随便翻了翻,又觉得不对劲。明明是一本炼钢的书,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这本书倒究是怎么回事。润生说这书是他姐的——润生他姐在县城教书,很少回家来;这书是润生他妈从城里拿回来夹鞋样的。

润生妈同意后,他就拿着这本书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来。

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当然,他也永远不能忘记可爱的富人的女儿冬妮娅。她真好。她曾经那样地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最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眼下出的的书他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读过几本苏联小说,这些中国的新书相比而言,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他只搜寻外国书和文化革命前出的中国书。

渐渐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不久,他这种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就被人给班主任揭发了。告密者就是离他座位不远的跛女子侯玉英。这是一位爱关心别人私事的女同学。生理的缺陷似乎带来某种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关注的是别人的缺点,好象要竭力证明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你们的腿比我好,但另外的地方也许并不如我!侯玉英讨论时常常第一个发言,象干部们一样头头是道地解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劳动时尽管腿不好,总是抢着干。当然也爱做一些好人好事;同时又象纪律监察委员会的书记一样监督着班上所有不符合革命要求的行为。

那天班上学习《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的文章,班主任主持,班长顾养民念报纸。孙少平一句也没听,低着头悄悄在桌子下面看小说。他根本没有发现跛女子给班主任老师示意他的不规行为。直等到老师走到他面前,把书从他手里一把夺过之后,他才猛地惊呆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顾养民不念报了,他看来似乎是一副局外人的样子,但孙少平觉得班长分明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看老师怎样处置他呀。

班主任把没收的书放在讲桌上,先没说什么,让顾养民接着往下念。

学习完了以后,老师把他叫到宿舍,意外地把书又还给了他,并且说:“《红岩》是一本好书,但以后你不要在课堂上看了。去吧……”

孙少平怀着感激的心情退出了老师的房子。他从老师的眼睛里没有看出一丝的谴责,反而满含着一种亲切和热情。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对书更加珍爱了。是的,他除过一天几个黑高粱面馍以外,再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而在他眼下的生活中,实际上还有一件令他无法言明的、给他内心带来一丝温暖和愉快的小小的事情。这件事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每天吃饭的时候,在众人散尽而他一个人去取自己那两个黑馍——每当这样的时候,他总能看见另外一个人做同样一件事。

当然,在起先的时候,他和那个叫郝红梅的女生都是毫不相干地各自拿了自己的馍就离开了。

不知是哪一天,她走过来的时候,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她一眼。尽管谁也没说话,但实际上说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从此以后,这种眼睛的“交谈”就越来越多了。

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实际上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只是因为她穿戴破烂,再加上一脸菜色,才使得所有的人都没有发现这一点。这种年龄的男青年,又刚刚有了一点文化,往往爱给一些“洋女生”献殷勤。尤其是刚从农村来的男生,在他们的眼里,城里干部的女儿都好象是下凡的仙女。当然,这般年龄的男女青年还说不上正经八板地谈恋爱,但他们无疑已经浮浅地懂得了这种事,并且正因为刚懂得,因此比那些有过经历的人具有更大的激情。唉,谁没有经过这样的年龄呢?在这个维特式的骚动不安的年龄里,异性之间任何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的内心掀起狂风巨浪!

孙少平目前还没有到这样的地步。他只是感到,在他如此潦倒的生活中,有一个姑娘用这样亲切而善意的目光在关注他,使他感到无限温暖。她那可怜的、清瘦的脸颊,她那细长的脖项,她那刚能遮住羞丑的破烂衣衫,都在他的内心荡漾起一种春水般的波澜。

他们用眼睛这样“交谈”了一些日子后,终于有一天,她取完那两个黑面馍,迟疑地走到他跟前,小声问他:“那天,老师没收了你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红岩》。我在县文化馆借的。”他拿黑面馍的手微微抖着,回答她。她离他这么近,他再也不敢看她了。他很不自在地把头低下,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两个黑东西。“那里面有个江姐……”她本来不紧张,但看他这样不自在,声音也有点不自然了。

他赶忙说:“是。后来牺牲了……很悲壮!”他加添了一个自认为很出色的词,头仍然低着。

“还有一个双枪老太婆。”她又说。

‘你也看过这书?”他现在才敢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我没看过。以前听我爸说过里面的故事。”

“你爸?你爸看过?”

“嗯。”

“你爸在?……”少平显然有点惊讶这位穿戴破烂的女生,她父亲竟然看过《红岩》,因此弄不明白她父亲是干什么的了。“我爸是农民,成份不好,是地主,不,我爷爷是地主,所以……”

“那你爸上过学?”

“我爸没上过。我爷上过。我爸的字是我爷教的。我爷早死了……我没看过《红岩》小说,但我会唱《红岩》歌剧里的歌。我的名字就是我爸从这歌词里面取的。那歌剧里有一句歌词是:红岩上,红梅开……”

她这样轻声慢语地说着,他呆呆地听着。

她突然红着脸说:“你的书还了没有?”

他说:“还没。”

“能不能借我看一下?”

“能!”他爽快地回答。

于是,第二天他就把书交到了她的手里。

在这以后,只要孙少平看过的书,就借给郝红梅看。无论是他给她借书,还是她给他还书,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都是悄悄进行的。他们都知道,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这样过分亲密的交往,如果让班里的同学们发现了,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那他们也就别想安宁地过日子了!

下一章:
上一章:

583 条评论 发表在“第一部 第2章”上

  1. 百舸争流说道:

    《人生》里面的高家林,刘巧珍,黄亚平,马栓,是不是还记得?

  2. 意志力最美说道:

    我感到他说的就是我,真的我

  3. 浅者说道: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中,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给予心灵一份平静,也许这书,会更让我放下不该有的东西,寻找心的归属。拥有前所未有的平静。

    • 孤独客说道:

      十几年前看过这本书,现在重新品读,别有一番情味在心头。很励志的一本书,的确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4. 天空说道:

    路遥用生命完成了这部作品,我们这代人,感同身受。每次阅读,都不能自已。我让孩子试着看一看,他们都认为那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历史。以现在的生活水准看,那真是难以想象的。问我,会那么饿么?

  5. 太湖佬说道:

    不看这本书,真不知道陕北革命老区那么穷,农民那么苦。跟书中的同龄人相比,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读了这本书,可以让人对生活多一些满足,少一些牢骚。

  6. 大风车说道:

    困苦的生活,似曾相识,不能忘记,也愿它一去不复返。

  7. 刀客说道:

    最早是从广播里每天听小说连播,后来找到书,这些年已经陆续看了三遍,书中孙少平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因此每次看都能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孙少安、孙少平、金波、田晓霞、郝红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象在眼前。路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作家,一个深邃的思想者,带给我们一个时代的记忆。

  8. 匿名说道:

    每次看这个书,泪水总是模糊我的双眼.

  9. 匿名说道:

    真的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就是文明的轨迹。

  10. 琴声说道:

    才看了两章,就觉得写得非常细腻,

  11. 巧巧巧说道:

    已经很不错了,在六十年代初,家庭成分不好的孑女上初中都成问题,

  12. 黑子说道:

    生平第一次看书流泪了,写的真好!

  13. 一帆说道:

    正因为平凡,所以才倍感亲切。

  14. 匿名说道:

    我七十年代上小学,孙少平的穷、困与窘,我却是一样不差地领受过。显然,我的物质生活要好于少平,可我却没有他那么幸运,他至少还有名著和红颜知己。
    平凡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平凡!

  15. 竹海浮云说道:

    十几年前看过的书,现在再看还是有当年的感动和激励,想想父辈的的艰辛,我们当下的困难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屁事!

  16. 竹海浮云说道:

    十几年前看过的书,现在重看还是很感动,想想父辈的艰辛,我们当代的幸苦真是上不了台面

  17. 东方剑说道:

    那个时代,都崇尚艰苦朴素,爱吃爱穿的话,同学会看不起你的。当然像孙少平这样特困生是有助学金的。助学金分三个等级。即8元,6元,4元。一个班级有四五个名额。但如他这样爱虚荣,也许评不上吧

  18. 匿名说道:

    这本书我也喜欢看,有很多埋在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被触动,有很多的悸动

  19. 吃屎的小孩说道:

    很好看

  20. 兰亭书斋说道:

    没有华丽的词语,确是那么的朴实,直触内心。少平,一个正直青春年少的普通少年,倔强的自尊,懵懂地情感,但是现实的贫穷与艰难,无法回避,唯有默默承受。

  21. 卓荦说道:

    我应比主人公孙少平高两届呢,我如果能读高中,应是75年高中毕业啰,可惜,因为社会关系不好,不能被推荐,初中毕业的1973年,我15岁,就当农民了……在我们家乡,作为那时的地主的孙女郝红梅能荐上县高中,是绝不可能的事儿啊!

  22. 匿名说道:

    我喜欢

  23. 匿名说道:

    很不错

  24. 匿名说道:

    才看了两章,这本书我也喜欢看

  25. 浪迹人生说道:

    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了自己和同辈们的奋斗和经历的艰辛,禁不住热泪横流。好书!

  26. 海西苍狼说道:

    看了两章,好像看到当时的年代,激励我勇气奋斗

  27. 红梅说道:

    很久以前看过这本书,现在还是喜欢看。

  28. 匿名说道:

    上大学时一口气看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还是很感人,真是一部好书

  29. 糖糖说道:

    最后取黑馍的,就是我的过去… …泪水… 泪水…

  30. 小米说道:

    读高中时看完了,很好的书!毕业七八年后想再看,书名忘了,只记得里面的情结,还以为这辈子再也找不到这本书呢!结果从网上看到电视剧了!真很幸运。。。。

  31. 平凡中国农民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民族说道:

    中国农民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民族

  32. 匿名说道:

    好看

  33. 匿名说道:

    很好的一本书·,爱不射手。。

  34. 菲妃说道:

    孙少平的生活是贫乏的,但应有书的陪伴让他的精神是丰盈的。有时,贫困还会赋予我们其他与众不同的东西。正如文中的孙少平,《布里克林有棵树》里的弗兰西

  35. 菲妃说道:

    一幅幅画面真的很感人

  36. 福气说道:

    那时一星期带着一周的干菜(咸菜肉丝),每周一到二元的伙食费,已是不错!

  37. 福气说道:

    4到5元的助学金是学期结束时才有的,不到一成同学有福享到。

  38. 往事如烟说道:

    不堪回首,孙少平的毅力俺没有,但挨得饿不比主人公少。想哭,真的想哭。

  39. 读书没错说道:

    六零后的知识分子,很重视精神财富。

  40. 读书没错说道:

    两颗相怜心,一片真情来

  41. 云卷云舒说道:

    以前听过小说联播,之后看过书,现在又看电视剧,然后又回过来看这部名著,一直都是感动和激励,永远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42. 开心超人说道:

    不错,写得惟妙惟肖

  43. 坏坏说道:

    含着眼泪看完,需静静地品味1

  44. 李氏随说道:

    平凡中的不平凡!

  45. 宝马xN说道:

    小子艳福来了

  46. 福气说道:

    在那个年代,让少男少女早早地参加体力劳动,美其名为“半工半读”。真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47. 孔孟之乡说道:

    感同身受!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梦想!

  48. 小林说道:

    加群扣扣群 7247864,一起聊平凡的世界

  49. 拒绝平庸说道:

    人可以平凡,但是不可以平庸

  50. 匿名说道:

    作者以平凡的写法描绘了不平凡的事

发表评论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